商场建筑设计需要注意的点

  商场建筑设计需要注意的点有哪些?贵阳设计院提示,一般来说,商业建筑的层高涉及吊顶问题,最低都在5米以上。楼层就是总体要盖几层,地上几层、地下几层。如果是高层塔楼加裙房,塔楼几层,裙房几层。

  柱距要根据商场的档次定位以及结构形式,分别有8400, 8700, 8900,9000, 10800,
11000等不同模数。柱宽由于楼上面有一定的承重压力,所以楼层越高,下面的柱子可能越大。一般来说,高楼层的柱子主要是以800mm和600mm居多,低楼层的柱子可以做到500mm或600mm,这样相对来说会减少整个建筑成本。

  任何单层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的集中性商业最好设置一个几百平方米的中庭。因为中庭是一个蓄积、汇集采光和人流,然后进行分流的公共空间,对整体的消费者的引导和聚集有明显效果。同时,其采光效果也会省去一部分电力成本。

  中庭基本上从1楼或者B1层甚至B2层进行挑高,直到挑到最顶层,最上面是玻璃幕设置,否则,建筑整体的内部空间会显得比较压抑、昏暗,而且消费者逛起来也比较容易迷路。此外,如果单层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,最好设置2个中庭。

  所谓下沉式广场,就是直接在外围广场做一个踏步梯,直接踏下去进入地下一层,而不是进入一层之后通过一层的电梯下去。这样,下沉式广场决定了可以对外宣传的概念,提升地下一层的价值。

  在建筑条件或地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也可以做一个半地下的下沉式广场,即一半地下、一半地上。

  如果地下一层单层面积比较大,也可以从几个方向分别做下沉式广场,进行人流互通,整体提升地下一层的价值。这只适用于地下一层是作为商业使用的情况。如果是停车场,则完全没有必要做下沉式广场,但是对直梯和货梯有要求。

  一般的中庭为了形象都是从地上一层开始,也就是一层整个地面是平的,一层往上是挑高的大中庭;但是也有考虑是从地下就开始起中庭,地下一层的平面是平的,从地下一层一直挑高到顶是通透的。

  甚至还有从地下二层开始起中庭的,如广州太古汇。

  如果地上一层和地下一层是不同业态,就无需从地下开始设置中庭,而从一层设置即可,其本质原因是业态弥补了交通上的差异,只需通过扶梯和直梯满足垂直运输就可以;但是如果一层和地下一层业态是一样的,就需要考虑从地下一层开始起中庭。

  核心筒要尽量往边角设置,不要破坏中间的动线。因为商业在划分时,中间必须保证铺位、动线是顺畅的,否则会造成面积的浪费,甚至形成死角。

  最早的时候,核心筒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在商业楼层上面设置转换层,也就意味着高层的核心筒不用一直落到地面一层或者地下一层,不用破坏商业部分。但是随着整体建筑和商业的发展,原则上也是不允许设置转换层的,因为其对消防等各个方面的安全有一定影响,所以现在通过转换层处理的方式越来越少。

商场建筑设计_副本.jpg

  门市房划分主要考虑的是面宽和进深比。如有的项目面宽和进深能达到1:3甚至1:4,这种门市房给人狭长感比较明显,很难使用,即使作为品牌店,也毫无形象可言。面宽和进深有一个常规规律,即正常情况下,面宽和进深能达到1:2左右即可。

  扶梯主要考虑设置在中庭区域。因为中庭是人流聚集和分散的空间,通过扶梯可以进行平层和垂直交通的分散。为了形象,观光电梯基本上设立在两个地方:中庭、项目外立面。作用是便于对人流直接进行垂直运输,直接到顶楼,形象比较好。

  消防走梯要尽量往边角设置。因为它和核心筒的破坏度是一样的。但是从消防的角度,它又是一个硬性指标,首先必须满足消防疏散要求。更重要的是,这个位置的排布尽量不要破坏内部动线。如果在破坏门市房和破坏内部动线之间取舍,宁可破坏、牺牲一个门市房,也不能破坏内部的一个动线,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和规律。

  现代商业物业的外观建筑设计已不仅仅使用建筑材料,还包括使用装饰材料、灯箱广告、天花、灯饰、招牌等各种各样的软性装饰,目的是为营造繁华感和商业氛围。商业物业的细部处理,跟业态定位、店铺档次有关。商业物业最终给消费者心中留下的印象,即是该物业的个性。

  对于大型的商场而言,室外广场不仅是商场的需要,也是城市空间的需要。

 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商场在门口临时搭个舞台,或是时装表演,或是抽奖促销。跟原来的卖东西的方式不同的是,这些活动都是现代商业演化出来的形式,如今已经变成一种模式。商业物业的设计有必要提供这样一个表演的舞台。

  小的尺度更能让人感觉舒服和亲切。商业街在尺度设计上要平易近人,让人们逛起来轻松并富有乐趣,而不能一味追求开阔宏伟。

  对于大型商场,商家比较强调内部空间的可视性,加大可视性可以对公共购物产生引导作用。

  整个商场的可视性可通过天窗和中庭变化,让顾客产生安全感和舒适感,而不是像进了迷宫。如广州太古汇的中庭就做的非常好。

  各个商店也要注重可视性设计。如果哪一间店能够被人一眼看见,或者多个角度都能看到,出租或出售起来就非常方便,否则很难出租。因此,加大可视性,以便对公共购物起到引导作用的设计很重要。

  作为一个建筑,发展商如果分别委托不同的公司来做整体规划、建筑设计、景观设计、室内设计,这就造成在结合点上留下了许多空白。现在的整体发展趋势,就是多方面设计的整合,最后达到很好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