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工程中的施工难点解决办法

  建筑工程施工难点主要有:控制钢筋保护层、墙柱烂根、混凝土截面尺寸、混凝土接茬、大体积混凝土裂纹。贵阳建筑设计院将在本文为大家分享混凝土质量控制、防水质量控制、填充墙砌体质量控制、钢筋保护层控制、墙柱烂根控制、模板位移构件截面尺寸控制、接茬难控制的具体措施,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
  混凝土质量控制:在浇筑过程中,随时抽查混凝土坍落度,跟踪检查混凝土的振捣情况,保证振捣方法正确,严防漏振。通过设置定位标志、水平拉线和制作专用工具,随时对混凝土楼板厚度进行有效控制

  混凝土施工时采用墙、柱、梁、板整体一次泵送浇筑的方案,浇筑前,作业面先用马凳支撑铺好走道板,避免操作工人踩踏钢筋。浇筑时先浇筑墙体混凝土,再浇筑梁板混凝土,在混凝土初凝前二次振捣墙板结合部位,避免结合处产生收缩裂缝或不密实的情况发生。墙体混凝土分层浇筑、专人分步振捣,严防漏振,严格控制标高和平整度,先用2米刮杆刮平,再用木抹板双向搓毛压实,收水后用提浆机提浆并进行扫毛。以保证混凝土的外观及内部的质量。

  楼梯踏步的阳角极易受到破坏,我单位配备了三层楼梯模板,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再拆除踏步模板,确保楼梯踏步混凝土阳角完整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,基础、板表面采用洒水养护,拆模后,墙、柱、梁表面立即涂刷混凝土养护剂的方法,并达到足够的养护期限,防止因养护不及时造成混凝土标号达不到设计要求及裂纹。

  防水质量控制:筏板底及地下部分外墙采用SBS防水卷材,基层牢固,平整,阴阳角处呈钝角,结合层铺贴搭接符合规定,表面平顺无损伤。施工中齐线铺贴,长度搭接不小于100mm,短边搭接不小于150mm。施工完,表面平整,无空鼓渗漏现象,符合规范要求。

钢结构建筑工程_副本.jpg

建筑设计前景

  填充墙砌体质量控制;砌筑前对工人做详细的技术交底,严格按验收规范进行检查,加强过程控制,在砌筑层的通道处悬挂砌体验收规范,提醒操作工人随时注意砌筑质量。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,组砌方法正确,留槎方式、拉结筋配置正确。

  钢筋保护层控制:剪力墙采用标准塑料卡具与卡槽式定型预制混凝土撑棍,在控制墙体模板拼装尺寸的同时控制剪力墙主筋位置;确保剪力墙钢筋的保护层厚度。板钢筋采用质量好、刚度大的通长成品马凳,有效地控制负弯矩钢筋的保护层厚度,用高强度成品混凝土垫块保证底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。在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看护钢筋,随时校正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。

  墙、柱烂根控制:墙、柱水平施工缝在墙、柱边线弹一道20cm控制线,在墙、柱底部凿毛处理。墙柱模板拼装高度比设计高度小10mm,并将此缝隙留在模板底部,便于模内清理,在混凝土浇筑前用水泥砂浆堵封。墙柱根基浇筑同等强度的坐浆料。

  模板位移、构件截面尺寸控制:模板施工采用强度高、吸水率低、变形小的15mm厚优质胶合板,钢管扣件式模板支撑架整体支模技术,搭设速度快,整体性好。模板安装前经过严格的设计验算,确保模板系统的强度、刚度、稳定性。

  剪力墙模板一次拼装至板底,用钢管、方木及对拉螺栓进行加固,方木采用立铺方式,表面用电刨刨平,提高加固强度,拼缝紧密,保证剪力墙表面平整,棱角顺直

  在模板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成员积极总结,在模板阴角处应用50×50mm方木,有效保证阴角的方正。墙模板拼装高度比设计高度减少10mm并将此缝隙留在模板底部,便于支设完成后的模内清理,在混凝土浇筑前用水泥砂浆封堵,有效地解决了混凝土墙体根部漏浆、夹渣现象。为保证剪力墙截面尺寸,使用质量好的成品混凝土支撑控制墙体截面尺寸。

  接茬难控制:上下层混凝土接茬处采用锥形螺栓加固技术,加固上层墙体模板,能有效解决上下层混凝土墙面错位,减少混凝土的漏浆,且锥形螺栓能周转使用,可以减少工程成本,并达到混凝土墙面美观的效果。